对白酒行业而言,10月是极其关键的一个月——一、二线名酒的扎账时间大都定在11月,部分名酒更是定在10月。
过去几年,由于行业向上和涨价预期,除极个别企业主动控货、暂缓打款节奏外,大多数名酒都是卡在10月就会完成当年的所有回款。然而,这种“惯性”在今年却并未延续。
近期,名酒研究所在市场调研中获悉,白酒商家期待的“金九银十”并未出现。动销受阻打击了经销信心,商家回款意愿弱,以至于年度收官和新年开门红乏力。
一、“收官难”,酱酒首当其冲
“除了五粮液,尚未听说其他名酒释放‘收官战’与‘开门红’的积极信号。”西安商家王先生透露,相比前几年,今年白酒行业“收官战”来得更晚、难度更大,酱酒品类尤其如此。
在与全国多地商家沟通后,名酒研究所获悉,在前几年的10月即完成全年回款的名酒中,截至目前,仅有极个别的完成了回款或接近完成,大多数的回款进度在80%左右,其中,酱酒由于价盘不稳,回款进度落后更多。
“公司要求10月底扎账,我们区域今年完成的目标可能在60%~70%左右。”某名酒旗下的品牌市场营销人员对名酒研究所透露,公司今年变更了营销思路,从考核商家任务变为考核营销质量,即重消费培育而轻渠道压货。但实际情况是终端、市场营销人员以及资源配置很难完成公司预设的目标,加上竞争激烈,因此无法完成任务,回款也就没法完成。
据多位经营该企业产品的商家透露,如果该企业不出台新的激励政策,10月份基本不可能完成年初设定的任务目标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“收官难”的酒企中,酱酒首当其冲。商家普遍反映,酱酒渠道库存巨大,最近几大主流单品批价的下滑,直接导致商家不敢囤货甚至不敢出货,许多二线酱酒企业的年度回款在60%左右,年度目标可以说是遥遥无期。
名酒研究所注意到,基本完成回款的主要有三种情况:一是企业的产品利润丰厚,商家的利润在10%以上的;二是企业及时追加市场投入或回款奖励,刺激商家完成打款任务的;三是企业的经销商多为国营单位,资金实力强,“蓄水”能力强的。
二、量价博弈激烈,企业“难出招”
事实上,刺激商家回款最好的方式就是追加回款奖励或市场投入。然而,这种变相降低产品出厂价的法子,企业在今年不敢轻易使用。
其原因是:今年以来,行业量价博弈日益激烈,“要价”还是“要量”成为企业的重要战略考量。事实也证明,投入渠道的费用大都体现为成交价的同步下滑。此外,恰逢“双11”临近,新一轮“拼跌大战”已经开启,企业担心追加市场投入,商家会因筹钱打款、降库存等原因或主动或被动地抛货,加速产品价盘的崩溃。
在采访中,有一线品牌大区负责人对名酒研究所透露,相比前几年,今年电商平台“双11”的名酒补贴力度空前,对产品价盘形成了巨大压力。此前的几次电商节与传统节,就已经出现了“杀价”的现象。此外,公司年内的市场投入大都有规范经营的要求,也不敢过多地向渠道压货,所以“收官战”只能一延再延。
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酱酒品牌由于渠道库存巨大,在“要价”与“要量”上,有“放弃治疗”的苗头。
“目前公司默许能成交就行,都顾不上管理窜货与乱价,已经准备不做这款产品了。”经营着某款中高端酱酒大单品的成都商家张先生表示,该酱酒品牌预计有超过半年的库存,清完就不打算再做了,言语间有着投降输一半的无奈。
三、终端“不囤货”,商家信心不足
除了厂家“难出招”,终端的“不囤货”也加剧了商家打款的谨慎心理,这种心理的蔓延,甚至影响到了明年的信心。
“终端有利润的产品很少,以前大家都敢囤一到两月的货,现在基本是按周在周转。”西安终端商魏先生表示,自己今年生意同比下滑较大,囤货风险很大,有需求时甚至会直接从同行调货。
通过“调货”来应急是当前终端店的一个缩影。
南京商家李先生也表示,分销网络明显的变化就是“货压不下去”,终端店每次进货的件数也比往几年少了很多。据他透露,其经营的某名酒截至目前,回款进度在80%左右,发货进度在65%左右,但加上打款未发货的库存,在4个月左右。
谈及“不打款”是否会影响日常经营与厂商情感问题,他认为,日常经营方面,大单品都存在已打款但未发货的情况,社会库存充足,调货基本能满足;厂商情感方面,有实力、规范经营的商家永远有竞争力,保存实力终究没有错,强行加杠杆打款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大面积亏损。
需要注意的是,头部名酒年底与明年打款政策尚未明朗,也是其他企业不敢制定新回款政策、商家不敢打款的又一原因。
“各酒品牌在相互观望,主要看头部名酒的动态,如果头部名酒都减量,那么其他酒厂可能也会减量。但根据当前市场行情和头部名酒已经传递出的信号来看,预计头部名酒不会减量,可能保持不变甚至会增量。”广州商家王先生认为,到了下个月,名酒的收官动作可能会相继出来,毕竟只要有名酒完成了全年任务,就会刺激其他名酒纷纷跟进。